2018年10月,无锡市民政局正式推出中低收入居民疾病医疗自费支出救助责任险。该保险针对医疗费自费部分,创新建立中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救助责任保险制度,旨在探索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补齐“富民之短”。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已有7000多位中低收入居民获得近960万元的慰问金,有效地提升了帮扶救助工作的精准度。
故事:保险中支出最大的一笔,给了突患白血病的在校大学生
“白细胞过红线了,春节说不定能回家过年了”,年过七旬的薛兰英对刘小涛的恢复情况满是期待。其实薛兰英是刘小涛父亲的舅妈,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可是面对小涛的情况,她也只能叹气,自己不搭把手,孩子没人管,太可怜了。小涛年幼时父母离异,母亲重组了家庭,他跟着父亲生活。“2016年爷爷去世,2017年父亲肺癌去世”,相依为命的祖孙三代突然只剩下了小涛一个人。面对这么多变故,薛兰英说,对孩子打击很大。为了维持小涛的生活,各方对孩子也很关心,帮他办了低保。2018年11月,小涛上大三,突然高烧不退,经医院检查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了帮其治病,小涛父母双方本不富裕的亲友们也努力为他筹措资金。小涛的母亲和小涛的外婆一起,全程在苏州照顾孩子。由于抽不出身,小涛在锡的医疗救助由薛兰英及其家人一起帮忙代跑。
“手术后,自费药的单子一天都要几张”,薛兰英介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家中卖掉了小涛父亲留下的一套安居房,筹得了60多万元。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9月间,小涛共花费医药费106.39万元,其中医保目录外的自费共22.14万元。2019年4月,家人通过无锡市慈福民生系列保险公众号上传资料进行申请,现赔2.8万元。2019年12月通过公众号再次申请,理赔到7.2万元,剩余还有3.22万元理赔金额正在处理中。
目前,刘小涛已成功完成干细胞移植,但仍需长期服用排异药。“能报到这么多钱,根本想不到”,薛兰英说,好政策让他们全家都很激动。当时她根本不知道这一政策,得知孩子生病后,所在社区每个月都会来问一问孩子的情况,并告知有慈福民生系列保险可以获得救助。后来,社区给了她一本资料,让她按照上面的要求上传清单。在去年小涛手术前,首次发病确诊的1万元就已打到账上,随着一笔笔款项的到账,全家人都感觉肩头松了口气。
2019年小涛的理赔金额将达到13.22万元,救助比例60%,是目前中低收入居民疾病医疗自费支出救助责任保险中支出最大的一笔。
难度:执行需要过程,知晓率和操作成功率正在提高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国人保财险无锡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发现,救助保险实施的难点不小。高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手机操作,有些子女工作较忙无法配合,一些低保和低收入家庭较少关注外界政策,对该救助保险一无所知。为了让好的政策尽快惠及需要救助的市民,在媒体报道之外,无锡市民政局印发了20万份宣传资料,通过社区进行广泛宣传,保险公司热线电话全天候接受咨询。
在执行该保险时,工作人员不得不主动作为,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查询了从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24日部分市区保障对象医疗信息(不含处方自费支出药品费用),发现符合项目救助的保障对象共有8794人。中国人保财险无锡分公司政府项目主管陆天海表示,根据这份名单,他们在民政部门基层力量的配合下,尽所能去寻找需要救助人员的联系方式,一一致电保障对象。但有些人员居住地和电话信息变动很大,根本找不到人;而有些找到的对象,因申请时要涉及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的上传,有人直接当成诈骗电话,根本不相信。实际上传的资料和清单,会因为拍摄的角度和光线问题,存在看不清的问题,需要重新来过,部分人员会觉得麻烦。有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开“小会”,告知需要如何上传资料,上传哪些资料。但缺席的人员不少,有时在社区可现场帮传资料,会由于本人所携带资料不全,上传成功率也只有20%。
目前,对于一些确实存在困难的孤寡老人,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会主动上门对接,但联系不上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过,陆天海认为,随着政策往后延续,会有越来越多人知晓,百姓主动对接的意愿和能力都会提高。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救助险 (保险公司提供)
数据:保险实施一年余,发放慰问金959.95万元